臺北內湖圓覺寺釋玄妙纂
師示張持滿曰。要須根本明徹。理地精至純一無雜。才有是非紛然失心。若踏正脉。諸天棒花無路。魔外潛覩不見。深深海底行。高高山上立。始得不驚群動眾。謂之平常心。本源天真自性也。
雖居千萬人中。如無一人相似。此豈粗浮識想利智聰慧所能識哉。示諭綿密無間。寂照同時歲月悠久打成一片。而根本愈牢。密密作用誠無出此。應當當處全真。則彼我遐邇觸處皆渠。剎剎塵塵皆在自己大圓鏡中。愈綿愈密能轉換也。故雪門道。直得乾坤大地。無纖毫過患。猶為轉句。不見一色始是半提。直得如此。更須知有向上全提底時節始得。所以德山棒。臨濟喝。皆徹證無生。透頂透底。融通自在。到大用現前處方能出沒。欲人全身擔荷外。退守文殊普賢大人境界。嚴頭道。他得底人只守閑閑地。二六時中無欲無依。自然超諸三昧。
德山亦云。汝但無事於心。於心無事則虛而靈寂而照。但只退守愈退愈明。愈不會愈有力量。異念才起擬心才生。即猛自割斷令不相續。則智照洞然步步踏實地。豈有高低憎愛違順揀擇於其間哉。無明習氣旋起旋消。久之自無力能擾人也。古人以牧牛為喻誠哉。所謂要長久人耳直捷省要。最是先忘我見使虛靜恬和。任運騰騰。騰騰任運。於一切法皆無取捨。向根根塵塵應時脫然自處。孤運獨照。照體獨立。物我一如直下徹底。無照可立。如斬一綟絲一斬一切斷。便自會作活計去也。佛見法見尚不令起。則塵勞業識自當冰消瓦解。
師示信侍者。百不干懷時。圓融無際脫體虛凝。一切所為曾無疑間。謂之現成本分事。及至才起一毫頭見解。欲承當作主宰。便落在陰界裡。被見聞覺知得失是非籠罩。半醉半醒打疊不辦。約實而論。但於鬧鬧鬨處管帶得行。如無一事相似。透頂透底直下圓成。了無形相不廢功用。不妨作為。語默起倒終不是別人。稍覺纖毫滯礙悉是妄想。直教灑灑落落如太虛空。如明鏡當臺。如杲日麗天。一動一靜一去一來不從外得。放教自由自在。不被法縛。不求法脫。盡始盡終打成一片。何處離佛法外別有世法。離世法外別有佛法。是故祖師直指人心。金剛般若貴人離相。譬如壯士屈伸臂頃不借他力。如此省要。好長時自退步體究。令有個落著實證悟之地。即是念念徧參無量無邊大善知識也。
師示眾云。若具大根器不必看古人言句公案。但只從朝起正念靜卻心。凡所指呼作為。一番作為。一番更提起審詳。看從何處起是個什麼物。作為得如許多。當塵緣中一透。一切諸緣靡不皆是。何待撥剔。即此便可超宗越格。於三界火宅之中。變成清淨無為清凉大道場也。
法華經云。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經行及坐臥常在於其中。此一件事。直饒三世諸出興。以無量知見方便接引亦只有限。歷代祖師天下老和尚設千百問答 提持。亦只有限。不如向自己腳跟下究取。威音王已前空劫那畔。自己家珍隨處受用。也須是大丈夫漢意氣。方有如是作略。亦不依他言語指示。不受他欺謾。從朝至夜入息不居屈陰界。出息不涉眾緣。極是省要。只為各各當人自違背此事。向六根門頭認光認影不得快活。却云爭奈某甲疑何。且道疑從什麼處來。又道某甲為甚麼道不得。只你這道不得底是什麼。為你不能回光直下承當。祖師道。自己分上下有如是靈光。有如是自在。一切眾生流浪情塵不能解脫。假使將此一大事因緣種種垂示。猶是有機有境落在情塵。要會麼。直是一念不生方有少分相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