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陞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事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于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
眾胡跪。
師曰。一。戒香。
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
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三。慧香。
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
四。解脫香。
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
五。解脫知見香。
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
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
云何名懺。云何名悔。
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
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
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
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
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
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
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
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
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
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
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
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
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何名清淨法身佛。
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
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
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
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何名圓滿報身。
譬如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己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
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
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
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
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迴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
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
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
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吾有一無相頌。若能師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銷滅。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名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
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眾胡跪。
師曰。一。戒香。
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
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三。慧香。
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
四。解脫香。
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
五。解脫知見香。
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
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
云何名懺。云何名悔。
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
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
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
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
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
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
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
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
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
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
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
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
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何名清淨法身佛。
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
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
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
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何名圓滿報身。
譬如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己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
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
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
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
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迴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
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
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
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吾有一無相頌。若能師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銷滅。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名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
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