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明星菩薩白佛言。
世尊。聲聞之人行聲聞乘。辟支佛人行辟支佛乘。如是二人云何修悲。思作何法離何煩惱。
佛言。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聲聞乘辟支佛乘。不觀眾生所有樂相。不作怨親父母等相。憐愍眾生修起悲心。乃至十方亦復如是。
若我不能於惡眾生修集悲者。當觀是人八種苦相。生苦乃至死苦。是人具足如是八苦。我當云何於是人所不生悲心。
是人復有三種大苦。亦復未得脫三惡道。我當云何不生憐愍。
云何名為觀於生苦。
從業因緣父母和合。初受意識。歌羅羅時。其身猶如葶歷子許。是時未有入出氣息。亦不覺知苦之與樂。不苦不樂。離先色相。未具後色。無力無欲。無有精進。無有憍慢。上色。上性。上自在相。無五欲相。諸根不具。如是眾生我當云何不生憐愍。
如是眾生過去愛取名為無明。過去業有名之為行。初入胎心名之為識。
歌羅羅中。初色四陰名為名色。是時未具十二有支。以生因緣故。可說有十二因緣。眾生如是何有智者不生憐愍。
歌羅羅時住六七日。六七日轉名頞浮陀。是時形色猶如小棗。
住七七日轉名伽那。是時形色如胡桃殼。
住八七日轉名閉尸。形色猶如頻婆羅果。是時身邊有五胞出謂頭手脚。十二七日始有腸相。二十七日男女根別。二十一七日始生骨節。乃至三十六七日中。其身具足血肉毛根。三十八七日具足身肢。四日四夜住在腹中臭穢之處。是人如是我當云何不憐愍耶。
爾時還憶本生之事。憶已愁苦。作是念言。
若我出胎當修善法。願後更莫生如是處。修不放逸遠離受生。
初出母胎。爾時舉身受迫迮苦。入風觸身亦復受苦。
身初至地。以水摩洗復受大苦猶如地獄。
爾時還失憶宿命事。生已復有老病死苦隨逐不捨。
復有風病白水黃水和合等病。如是四病數各百一常隨逐之。是故名為生。
是大苦既受生已老復隨逐。髮白面皺。失智慚愧。髮毛稀疎。諸行陳故諸根衰熟。易破易壞。爛朽危脆。唯貪二味。所謂鹹酢。能壞安樂身根遍惱。是大苦河。能破眾生三世壯色。妄如嬰兒。狂如鬼著。眾生具足如是惡事。我當云何不生憐愍。
爾時復為死所侵逼。失於智慧壽命諸有。捨棄諸陰。身壞命壞四大離散。三世眾生壽命之怨。一切眾生成就死法。我當云何不生憐愍。
爾時復有所不愛物。而來親近。所謂寒熱飢渴惡人惡獸。眾生如是我當云何不生憐愍。
復有所愛別離。所謂盛年財寶。康強壽命。父母妻子親戚眷屬上妙六塵。眾生既受如是等苦。我當云何不生憐愍。
或有眾生於三世中。求上六塵而不能得。以是因緣具受眾苦。若我於此惡類眾生不生憐愍。我當云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眾生受五陰擔。我亦如是。若我不修大悲之心。云何得捨如是重擔。
一切聖人已得遠離五陰重擔。若不修行三種淨戒。不善思惟。其心放逸不行正道。不得解脫如是之人受百種苦。眾生既受如是百苦。我當云何不修悲心。
若有眾生於一日夜。能如是觀。是人得心猶如虛空。
是人能於一切眾生修集大悲。是人能得身心寂靜。是人不遠正真法界及以法性。如是方便。能得聲聞緣覺眾生緣悲。
若有菩薩初修道時。作是思惟。設令我有恒河沙等如須彌身。當以是身為於一人。於無量世受大劇苦。令彼一人得受樂者。我終不悔。亦不退轉於菩提心。
復作是念。假令一切所有眾生。各各執椎如須彌山。來打我身經無量歲。我當忍受不生惡心乃至一念。
復作是念。是人所受百種之苦。一切眾生亦受是苦。而不知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今是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不受刀劍火石。亦復如是。
若我當於一切眾生生惡心者。諸佛賢聖當見呵責而作是語。
是人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如是而不忍辱。
菩薩摩訶薩修淨意者。即是忍辱。忍辱者即是瓔珞精進道性器四財寶。
菩薩修集如是忍辱。能淨身心。能淨莊嚴堅固莊嚴。得大智慧。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於諸眾生最為殊勝。
一切四魔不得其便。邪不能動。煩惱折減一切怨讎不能為惡。言辭所說不可窮盡。
其智甚深猶如大海。精進堅牢如須彌山。
等諸眾生如海一味。能大利益猶如大地。
淨眾垢污猶如清水。能作光明猶如朗日。
於眾無礙猶如猛風。世法不污猶如蓮華。
下視眾生如金翅鳥。眾生樂見如夏日雲。
眾生樂受如夏時雨。見無餘求猶病遇醫。
壞諸貧窮如如意珠。施眾禪
定猶如梵天。生死無礙猶如虛空。
示平不平猶如明燈。人天恭敬猶如帝釋。
若有菩薩起瞋恚心。一切怨賊悉得其便。喪失一切善根財寶。一切眾魔獲得其過。為諸煩惱之所污染。入大闇處失一切善根。為諸聖人之所呵責。
若有菩薩起瞋恚心乃至一念。則為喪失一切善法。
設我悉受一切眾生無量億數打罵毀辱。乃至不應起一念瞋。何以故。
如是眾生不學慈悲。若彼眾生心無瞋打。我當云何修集慈悲。
以是義故。眾生瞋時我應生喜。何以故。即是我之悲因緣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作是觀。即得不共聲聞緣覺眾生緣悲。亦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復有眾生觀三惡道苦眾生已。修集悲心。
復有觀察三界所有諸苦眾生。而修悲心。
復有觀察五陰眾生。而修悲心。入界亦爾。
善男子。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修慈悲。何以故。夫慈悲者。即是一切善法種子。
若有眾生得色界身。亦是修集慈悲因緣。
若無色身。若聲聞道。若緣覺道。若諸菩薩莊嚴堅固行六波羅蜜。調伏眾生得無生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因慈悲種子因緣。
說是慈悲因緣法時。明星菩薩得無生法忍。是忍不與緣覺聲聞共之。八萬四千眾生得如法忍。五萬五千那由他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萬八千眾生得不退心。二萬眾生成就慈悲。五千比丘得阿羅漢果。五百比丘尼盡一切漏。十萬億眾生破大邪見得正見心。
爾時世尊告無勝意童子。
善男子。過去有佛名發功德意。亦說如是大慈大悲。
無勝意童子言。世尊。所言如者云何名如。
佛言。善男子。遠離身相名之為如。
無勝意童子言。所言身者。即是實性。即是寂靜。即是法界。即是無漏。即是無盡。
佛言。善男子。如身者。即是一切眾生之身。即是過去未來邊際。即是寂靜。
無勝意童子言。世尊。若一切佛如即是身。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法界無有增減。三世平等不生不出不滅。猶如虛空。如身亦如是。
說是法時。三萬眾生得如法忍。
爾時世尊告明星菩薩言。
善男子。云何修集緣眾生喜。
善男子。若有菩薩不修慈悲。不念眾生所有樂相。乃至不觀三趣三界所有諸苦。而亦觀於五陰出滅。如是觀已生於喜心。但樂觀法。觀已生喜。如是喜心願及眾生。是名為喜。
世尊。云何修捨。
善男子。若有菩薩不修慈悲及以喜心。修捨。念捨父母乃至聲聞緣覺菩薩諸佛。修是捨時。遠離一切愛瞋法心。是人修集空無相願。既修集已。不久定當得入涅槃。
若人修集如是等四無量心。是人則為十方諸佛菩薩天龍夜叉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所供養。隨有國土若四部眾修集如是四無量心。其土則已遠離一切衰禍之相。其中眾生樂離惡法受持善法。
善男子。四無量心。具足如是無量福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